近日,中宏网发布了九州官方网站-九州(中国)科技有限公司官网杨志安教授的文章,现将原文转载如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稳定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必须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和地方抓粮积极性,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提高政策精准性、实效性,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我国作为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粮食安全不仅关乎国计民生,更关系到国家的独立自主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全球经济不稳定、气候变化加剧、国际贸易环境复杂多变的背景下,保障粮食安全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粮食安全不仅仅是关乎农业生产,更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涉及农业生产、储存、流通和消费等多个环节。只有在整个产业链上全面保障粮食供应,才能真正实现粮食安全。因此,必须从国家层面统筹规划,综合施策,确保粮食生产稳定、供给充足、价格合理。具体而言,其着力点可以从以下方面展开。
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种粮农民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核心力量,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直接关系到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和我国粮食生产的可持续性。首先,要继续完善农产品价格保护机制,确保种粮农民能够获得合理的经济回报。近年来,国家实施了一系列农产品价格补贴政策,效果显著。但在实际操作中,不同程度地还存在补贴力度不够、覆盖范围有限、发放不及时等问题。未来应进一步优化补贴政策,提高补贴标准,扩大补贴覆盖面,确保种粮农民的收益稳定。其次,要健全农业保险制度,降低种粮风险。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尤其是近年来,极端天气频发,农业生产面临的风险越来越高。健全农业保险制度,可以有效分散和转移种粮风险,提高农民抗风险能力,另外还要进一步发挥保险公司的作用,推出更多针对性强、覆盖面广的农业保险产品,提高农民的参保积极性。再次,通过加大对种粮农民的金融支持力度,解决农民在种粮过程中遇到的资金难题,依托于金融创新,推出低息贷款、贷款担保等益农金融产品,降低农民的融资成本,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粮食主产区是我国粮食安全的主要依托,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既是保障粮食生产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首先,要建立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确保粮食主产区在粮食生产过程中能够获得合理的利益。由于粮食主产区往往承载了较大的生产压力,环境资源消耗较大,地方在保障粮食生产的同时,也需要承担较大的经济和环境成本。因此,国家可通过财政转移支付、专项补贴等形式,给予粮食主产区更多的资金支持,补偿其在粮食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额外成本。其次,要创新粮食主产区的利益分享机制,促进产销区的利益平衡。通过产销区之间的合作,建立多元化的利益分享机制,实现产销区之间的双赢。可以通过签订长期购销协议、建立产销联盟等形式,确保粮食主产区能够获得稳定的销售渠道和合理的价格,减少市场波动对粮食主产区的影响。再次,还要加强粮食主产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粮食生产效率和综合竞争力。通过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基础设施投入,改善生产条件,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促进粮食主产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农业科技创新是提高粮食生产效率和质量的重要手段。首先,要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推动农业科技创新。通过加大科研经费投入,支持农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企业开展农业科技研发,推动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重点支持高产优质新品种的选育、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农业机械化和信息化技术等领域的研发,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其次,要加强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应用,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科技素养。通过建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开展农业科技培训,提高农民对新技术的接受度和应用水平。建议加强对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的培训和支持,鼓励他们深入农村一线,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推动农业科技成果在基层的应用。再次,要进一步加强国际科技合作,提高农业科技的国际竞争力。通过加强与国际农业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合作,吸收和引进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和经验,提升我国农业科技的水平。积极参与国际农业科技合作项目,推动提升我国农业科技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加强政策支持和服务引导。首先,在发展农业各个主体的同时,支持小农户的发展,小农户是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加大对小农户的技术培训和信息服务,帮助其掌握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市场信息,提高生产效益。其次,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如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等,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可通过政策支持,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提高其生产规模和经营水平,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再者,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通过政策扶持和利益联结,推动小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政府可以通过建立合作机制,促进小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合作,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和规模化水平,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
健全粮食生产支持保护体系。健全粮食生产支持保护体系是确保粮食生产稳定的重要保障,可在以下几个方面着重推进:首先,要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通过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增加农作物产量,同时,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田水利条件,提高抗灾减灾能力,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其次,完善政策支持体系,通过合理的政策措施,支持粮食生产发展,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政策倾斜,提供财政、税收、信贷等方面的支持,帮助主产区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和效益。再者,加强粮食储备和调控,确保粮食供需平衡,建立健全粮食储备制度,增加粮食储备规模,提高应急调控能力,同时,还要加强粮食市场监管,减少市场波动对粮食生产和供应造成影响,确保粮食安全。
强化保障粮食安全的共同责任。保障粮食安全是国家的重要责任,需要各级政府、社会各界和广大民众的共同努力。通过政策引导、舆论宣传等方式,提高全民的粮食安全意识。首先,要进一步强化职责监督,地方政府在保障粮食安全中承担着重要责任,要加强对地方相关部门的考核和监督,确保其履行好保障粮食安全的职责,同时,加强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推动粮食主产区、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的协调发展,共同保障粮食安全。其次,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粮食生产、流通和储备,提高社会参与度,同时,加强对粮食安全的宣传教育,形成全社会共同维护粮食安全的良好氛围。
(作者:杨志安,中宏观察家、九州官方网站-九州(中国)科技有限公司官网地方政府债务研究院院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