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 正文

《人民日报》丨余淼杰: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022-10-20 15:49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近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学习强国号相继转载21世纪经济报道对九州官方网站-九州(中国)科技有限公司官网党委副书记、校长余淼杰教授的专访解读二十大报告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现将原文转载如下:                                                                                                                                                                                                                                                  

   

专访九州官方网站-九州(中国)科技有限公司官网党委副书记、校长余淼杰: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式现代化”是党的二十大报告的关键词之一。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如何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和本质要求?应如何看待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下一阶段如何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围绕上述问题,21世纪经济报道对九州官方网站-九州(中国)科技有限公司官网党委副书记、校长余淼杰进行了专访。  

为世界经济发展贡献中国方案  

21世纪》: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你如何理解?  

余淼杰:一个国家的现代化通常是指该国经济的现代化和社会发展的现代化。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跟全球各国普遍意义上的现代化,既有共性,又有特色。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首先,通常来讲,经济体规模的大小不同,会使得相应经济体实现现代化的难易程度不同。一个小型经济体,往往可以比较简单地通过融入到全球经贸格局中来实现现代化,因为它的经济体量比较小。但是,中国是全球人口规模最大的国家,也是经济规模全球第二大的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现代化所要求的经济体量是更大的,这就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  

第二点,目前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现代化还只是把“蛋糕”做大,但并没有实现把“蛋糕”公平地分好,公平和效率对许多国家而言一直都是比较棘手的问题。而中国式现代化讲的是一个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这强调要有一个非常科学的分配制度,一方面要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多劳多得,通过勤劳致富的手段来实现富裕;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强调机会公平,而不是简单的结果公平,这点非常重要。国家要创造公平的制度、公平的环境,让愿意努力的人、勤劳的人致富,实现富裕。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第一要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第二要提供有力的社会保障措施,即“扩中”和“提低”。然后还要规范财富积累机制,其实就是调节过高收入。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不是只偏向于一部分人的、会导致贫富悬殊过大的现代化,在这方面也与西方国家不同。  

第三点,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我们当前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所以,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其实就是要解决平衡和充分这两大关系。党的二十大报告也特别关注精神文明建设。那么,如何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一个最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第四点,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国把生态文明写入宪法,“增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也被写入党章。中国共产党是全球最大的政党,党员总数超过9600万人。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讲,党中央高度重视绿色发展,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其实解决的就是刚才谈到的“充分的发展”的问题,它不只是经济方面的发展,也不只是社会方面的发展,还包括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  

最后一点,我们要走和平发展道路。我们反对任何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凌行径,坚决走和平发展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和平与发展依然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21世纪》:结合上述五个现代化特点,你认为应如何继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有哪些关键举措?  

余淼杰:一是要坚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这是必由之路。二是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自己的路,那么这其实也就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三是从具体的路径来看,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即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其中,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  

从经济角度分析来看,从宏观经济基本面,到行业集聚发展,再到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再到企业产品附加值的提升,方方面面都体现出中国经济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进入新发展阶段,就要全面贯彻五大新发展理念,同时,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涵。因此,仍要持续聚焦“三新一高”要求,即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  

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  

21世纪》: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在当前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相关挑战下,你怎么看待“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这一要求?  

余淼杰:国内大循环的内生动力,主要来自于中国规模巨大的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那么,可靠性怎么理解?就是能够将粮食安全的主导权掌握在自己手中,能够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从而使得中国人的饭碗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同时,能够打造出一个覆盖全产业链的供应链体系,并且不断融入到全球经贸一体化的格局中,不断提升产业链和供应链的附加值,那么国内大循环的可靠性就能够得到保证。  

在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方面,一方面是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另一方面是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也就是做到质量的提升和数量的合理增长。我们强调既看量又看质,但更重要的是质。  

具体而言,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制度型开放相比较之前的产品型开放或者要素型开放,是更深层次的开放。因此可以看到,我国近几十年来的对外开放总共分为三步。第一步是融入到全球经贸格局中去,成为跟跑者。第二步,随着经济规模的壮大,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达18.5%,GDP达到114万亿元人民币,外汇储备以及制造业规模都位列全球第一,逐渐由跟跑者变成了并跑者。第二阶段的开放不只是产品型的开放,也是要素型的开放,要求在资本、劳动力等方面的制度与国际对接。  

现在我们的目标是第三个阶段的开放,也就是制度型开放,在全球规则、规制、管理、标准方面做领跑者,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构。因此要建设贸易强国,推动共建“一带一路”,使相关项目成为深受欢迎的公共产品,从而有助于维护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和经贸关系。  

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  

21世纪》:对于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你如何理解?  

余淼杰:第一,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拓宽国际出口市场,做到国际贸易的多元化,不要把贸易的对象瞄准为具体的一两个国家或地区,而是应该扩大贸易的多元化。  

第二,持续主动扩大进口并非权宜之计,而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通过扩大进口、引进技术,引入高质量的中间品,同时也扩大国内中间品的生产,通过国际进口的中间品和国内生产的中间品相结合,产生1+1>2的“熊彼特效应”,增强老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提升居民福利,降低企业成本,提升企业利润。

第三,中国企业不只要“走出去”,更重要的是“走上去”,实现对外投资的质量提升。  

第四,对于服务贸易而言,要扩总量、调结构、树特色、减逆差,扩大核心竞争力,通过数字经济实现赋能,打造“数字中国”。  

第五,要促进“一带一路”建设。“一带一路”项目给世界提供了相应的公共产品,因此现在有更多的国家和地区积极参与到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中来,推进中国跟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合作。要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积极推进多边经贸合作,例如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还有中国已申请加入的CPTPP(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并且要发挥好中国的“东北海陆大通道”等规划的效应,同时推动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打造中蒙俄经济走廊。从而更好地实现中国产业梯度的有效优化,产业体系布局更加合理,产业链的分工协作更加明确,如此,我们就能实现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