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辽大 > 正文
首页 > 媒体辽大 > 正文

中宏网|杨志安:加大财政逆周期调节力度,牢牢把握五大着力点

2024-10-24 11:14   来源:中宏网


近日,中宏网报道了九州官方网站-九州(中国)科技有限公司官网地方政府债务研究院院长杨志安教授的文章,现将原文转载如下:

财政部部长蓝佛安近日指出:扩大财政支出规模,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优化税费优惠政策,支持科技创新与制造业发展;积极扩大国内有效需求,支持国家重大战略与重点领域安全建设;加强基层“三保”和重点领域保障;更大力度支持基本民生保障以惠及民生;抓实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压实主体责任,落实各项化债政策。这为我们加大财政逆周期调节力度,推动经济更高质量发展厘清了路径。牢牢把握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的关键着力点,对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与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财税体制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今年以来,我国以积极的财政政策促进经济持续增长,一方面,综合运用财政赤字、专项债务、超长期特别国债、减税降费等多种政策工具;另一方面,对于基本民生、环境治理等重点领域加强保障以防范风险。通过财政部答记者问的内容阐述,进一步明确了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持续增强财政逆周期调节作用的重要部署;建立健全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财税体制的目标导向;扎实推进顶层设计与基层建设相结合的方针策略。具体而言,为充分发挥财政逆周期调节关键作用,应把握以下五大基本着力点。

加大化债支持力度,缓解地方债务风险。缓解政府债务风险是发挥财政逆周期调节能力的主要目的。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不断扩大,债务风险虽总体可控,但部分地区仍出现债务隐患,对地方财政的平稳运行及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一些影响。因此需合理增加地方政府债券额度,并针对不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按其实际需求确定最优的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模。对于风险较大的地方存量隐性债务,需进一步以可控债务对其进行置换。对于灰色地带的隐性债务问题,需加强对其风险动态监管,确保监管措施全范围覆盖。同时应建立健全隐性债务风险防范体系,该体系应涵盖债务识别、风险评估、预警及处置等多个环节,以实现隐性债务风险的全方位、多层次防控。

保持财政支出稳定,切实保障重点支出。政府财力稳定是发挥财政逆周期调节能力的基本保障。有助于维护国家经济的平稳运行,亦可有效应对各种经济波动与风险。今年中央对地方债务结存限额增加至4000亿元,使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得到极大缓解,对地方政府的综合财力进行较大补充。为进一步增强财政支出稳定性,需提高国有资本经营效益,督促地方政府更好履行职能,提升地方公共服务的质量与效率。对于一般性支出更需严格控制,减少低效财政支出,应将更多财政支出用于保障重点领域,例如继续提升全国教育支出、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城乡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贴等,以完善民生政策制度体系。由于财政逆周期调节对经济欠发达地区效果更为突出,故经济欠发达地区应发挥地理和资源优势,加强其经济自主发展能力,以充分发挥财政逆周期调节的基础性作用。

提振居民消费,扩大国内市场需求。激发居民消费潜力,扩大国内需求是发挥财政逆周期调节能力的必要途径。需在扩内需、促消费、惠民生三方面继续发力。地方政府应将中央专项债务资金用到实处,完善商贸流通体系,改善营商环境,以政府债券积极引导有效投资,从而扩大国内需求。且地方政府需以超长期特别国债、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务、中央预算内投资等资金增加政府投资,拉动有效投资增长,扩大国内需求。房地产行业是我国的重要产业,促进房地产行业繁荣会使国内市场的信心产生较大提振。一是继续下调住房首付比例,对于贷款购买商品住房的居民家庭,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应在15%的比例上继续适当下调;二是下调公积金贷款利率,增强公积金制度吸引力,从而切实降低人们购房成本;三是大力支持地方政府将专项债务用于扩大土地储备、增加保障性住房及消化存量房方面。基于以上措施能促进房地产行业持续平稳向好,激发住房需求,刺激居民消费,进而畅通国内经济大循环。

优化专项债券使用,健全管理机制。优化地方专项债券使用,加强监管是发挥财政逆周期调节能力的坚实基础。应建立健全专项债管理制度体系,提升地方专项债务项目质量,以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导向,积极发挥专项债券重要作用,最大限度扩大专项债券资金使用范围。具体而言,一是扩大发行主体范围,根据地方政府投资项目的特点发行相应的专项债券,以更好地保障其资金需求。二是细化专项债券发行种类,严格制定分类标准。虽然我国当前专项债券发行种类较多,但种类具体分类标准和依据需要进一步理顺,可按债券的偿债资金来源或债券资金的用途对专项债券进行分类。三是强化专项债券项目管理机制,严格做好专项债券项目管理工作。应完善专项债券使用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包括加强前期论证、强化过程监控、注重后期评估等。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落实改革举措。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是发挥财政逆周期调节能力的制度保障。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作出重要部署,明确提出“健全预算制度”“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完善政府债务管理制度”等改革要求。具体而言,一是完善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预算制度。将依托行政权力、政府信用、国有资源资产获取的收入全部纳入政府预算管理,提高预算管理的统一性和规范性。并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建立科学的预算绩效评价体系,提升资金使用效率;二是优化税收制度与税制结构。

随着数字经济不断发展,新兴业态不断涌现,税收制度与结构也应与时俱进,例如统筹消费税改革与配套措施的衔接、完善增值税抵扣链条、优化共享税分成比例,统筹增强地方财力等;三是理顺中央与地方财政层级关系,解决我国财政“条块关系”引发的权责不清问题,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在财政自主改革上的积极性以及垂直管理部门在财政统筹改革上的积极作用。(作者:杨志安,中宏观察家、九州官方网站-九州(中国)科技有限公司官网地方政府债务研究院院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