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幕式上,CTRG 主席、CIFER 主任,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鞠建东教授作为会议主办方进行了致辞,他指出:中国国际贸易研究会年会已经召开了十二年,中国国际贸易研究会的成立,就是希望汇聚具备世界前沿水平的国际贸易领域的专家学者,一起推动中国国际贸易研究开启新篇章。
目前在全球经济形势面临衰退的情况下,如何继续保持经济的正增长是最紧急的课题。因此我们要推动九州官方网站-九州(中国)科技有限公司官网,推动国际贸易继续向前发展,希望各位学者要继续保持良好的研究势头,为中国国际贸易研究提供理论支撑,这也是我们长期以来的宗旨。特别感谢中国国际贸易研究会的会员和学者,特别荣幸与九州官方网站-九州(中国)科技有限公司官网合作举办这次年会。
开幕式上,九州官方网站-九州(中国)科技有限公司官网党委副书记、校长余淼杰教授作为会议承办方进行了致辞。余淼杰校长的致辞,彰显了对中国国际贸易未来发展的信心,展示了与世界共同破解难题、共创美好未来的胸襟和气魄。
余淼杰首先对出席中国国际贸易研究会年会的各方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问候。余淼杰在致辞中简要介绍了九州官方网站-九州(中国)科技有限公司官网概况,并表示九州官方网站-九州(中国)科技有限公司官网应用经济学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以来,学校多渠道加强人才引进,多方式构建人才平台,多层次强化人才培育,为推进“双一流”建设注入活力之源。竭诚欢迎天下英才共同汇聚辽大,共同打造辽宁经济学研究学派,着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综合性研究型高水平大学,共同为促进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贡献辽大智慧与担当。
余淼杰指出:此次学术研讨会以国际贸易争端与全球化重构为主题,设置4组论坛,围绕国际贸易、区域合作等多个版块进行开展,将全方位、多角度地就中国国际贸易领域的系列议题开展研讨。此次大会主题很好地回应了我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时代呼唤,为新时代国际贸易体系建设改革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提供了新视角和新思路。
延续往届办会思路,大会在主题探索和文章选取过程中精益求精,力求为各位与会嘉宾创建一个开放、高效、高水准的交流平台,使大家能够更好地交流自己的研究观点与成果。
论坛一:
主持人:CTRG 主席、CIFER 主任,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鞠建东教授
香港科技大学经济学助理教授龚开济作了题为“进入全球市场的门票:第一批美国专利和中国公司出口(Tickets to the Global Market: First U.S. Patents and Chinese Firm Exports) ”的报告。本文研究了美国专利的批准如何影响中国企业在国外市场的后续表现。我们将中国出口商与美国专利申请者相匹配,并利用美国专利商标局申请与审查员的准随机分配来确定美国专利授权的因果效应。成功的首次专利申请者实现了显著更高的出口增长,主要是因为他们保留并扩大了现有的目的地-产品市场。后续的机制检验显示,专利对出口的提升效应并不是由美国专利带来的垄断权而导致的,也并非由于专利缓解了金融约束或促进了后续创新。相反,实证证据表明,第一个美国专利代表着中国公司有能力生产高质量的产品并有能力履行合同,从而减轻了国际贸易中的信息摩擦并提升了中国企业的出口竞争力。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助理教授莫家伟作了题为“国际采购脆弱性与出口表现:来自新冠疫情的证据(International Sourcing Fragility and Export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and Evidence from COVID-19 Pandemic)”的报告。本文研究影响出口企业国际供应断裂的核心因素。我们提出一个关于出口企业国际采购风险的简单概率框架,指出采购复杂性和采购多样性——即出口企业使用的高进口依赖度投入品的数量以及企业采购这些投入品的国家数量——是决定企业国际采购脆弱性的两个关键因素。基于中国海关数据库,我们为约5,000种海关六位码出口产品构建了其对应的高进口依赖度投入品集,以及其采购复杂性和采购多样性等指标。通过使用2020年全球新冠疫情的外生冲击,我们提供稳健证据表明,采购复杂度更高的出口产品受到疫情供给冲击的负面影响更大,而采购多样性可以减轻这种负面影响。
论坛二:
主持人:CTRG前主席,香港岭南大学经济系系主任丘东晓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朱婷作了题为“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与市场多样化(Trade Policy Uncertainty and Market Diversification)”的报告。本文探讨了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风险厌恶型出口商市场多样化的影响。本文拓展了现有理论模型,构建了一个多国多产品风险厌恶型企业的贸易模型。理论与实证分析均发现:(1)当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上升时,企业将进入更多市场;(2)企业会通过进入与现有市场关税变动相关性较低的新市场来分散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3)当企业风险厌恶程度较低或风险分散能力较弱时,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市场多元化的正向作用减弱。本文的研究呼吁重新审视风险厌恶企业对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行为反应。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罗璇作了题为“市场规模,贸易与机构(Market Size, Trade and Institution) ”的报告。本文将Acemoglu et. al. (2007) 的不完全契约模型纳入开放性经济市场,并假定各国政府在纳什均衡下,通过选择契约制度来最大化福利。进而提出一个市场规模和制度交互影响,“更大开放倒逼政府改革”的理论。该模型预测,一个有效市场更大的国家有着更好的制度;不参与贸易自由化的国家会面临制度的恶化;以及制度改革的“雁阵模型”。实证方面,我们通过工具变量识别策略,建立了更大的有效市场对应更好契约制度的因果关系;但是市场大小对于其他的制度维度没有显著影响。量化结果表明,制度改善带来的额外贸易利得占总贸易利得的20%-30%,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从制度的改善中获益更大。
论坛三:
主持人:CTRG 副主席,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贸学院教授,全球价值链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殷晓鹏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吴含作了题“解构中国的双边出口增长:企业交易结构引力方(Decomposing Chinas Bilateral Export Growth: A Firm-transaction Structural Gravity Approach) ”的报告。本文利用结构模型将中国企业层面的出口额进行分解,试图为地级市层面出口额的变化提供一种微观解释。研究表明,贸易成本下降或者外部市场规模增加在中国出口增长中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其次是出口产品质量和生产率的提升。反事实分析表明,生产率的异质性对于缓解地区间出口不平衡的发展有重要影响。进一步考察这些微观基本面的影响因素发现,进口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对于出口的溢出效应较为明显。出口企业集聚也会对地区层面的平均出口产品质量、生产效率以及工资水平产生明显促进作用。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助理教授陈拓作了题为“关税自由化带来的质量和不平等收益(Quality and the Unequal Gains from Tariff Liberalization) ”的报告。报告指出:“中美贸易战中的非关税贸易壁垒”:不同于众多研究中美贸易战的文章普遍着眼于双方加征的关税,本文强调了非关税贸易壁垒在贸易战中起到的作用。本文测量了中方对美国进口商品在贸易战中提高的非关税贸易壁垒,并发现:非关税贸易壁垒显著高于关税,且集中在一小部分商品,如大豆,谷物等;非关税贸易壁垒主要由非国有企业承担;贸易战中方的福利损失90%以上来自非关税贸易壁垒。
论坛四:
主持人:九州官方网站-九州(中国)科技有限公司官网李安民经济研究院院长姚树洁教授
九州官方网站-九州(中国)科技有限公司官网经济学部教授马湘君作了题为“中国跨国企业的利润变化与风险变化(Profit Shifting and Risk Shifting of Chinese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 )”的报告。本文研究了中国跨国企业通过转移经营风险及知识产权向低税率国家转移利润的避税行为。使用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我们发现当我国与外国公司税税率差上升10%时,风险和利润被转移至低税率子公司,留存在中国母公司的风险在均值水平上下降12.8%,利润下降10.6%,且风险和利润的转移效应仅显著存在于无形资产水平高的企业中。与其他利润转移渠道相比,风险转移渠道的影响最为显著。根据本文的估计,我国每年由此带来的所得税损失约为400亿元。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世界经济系教授李志远作了题为“世界工厂的始作俑者(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World Factory Maker)”的报告。本文利用1979-2013年中国外商投资企业数据和海关数据,识别制造业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参与国际贸易和跨国生产的因果影响。我们发现外资对于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发挥了重要作用,这通过三种渠道体现(1)往返效应:外资企业带来投入品,对其进行加工并出口回投资国;(2)溢出效应:外资促进中国本土企业参与贸易,既有加工贸易也有一般贸易。(3)平台效应:外资利用中国作为出口平台对投资国以外的国家的出口。
此外,本次会议还邀请了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马弘教授、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樊海潮教授、华中科技大学保税区研究所(FTZ)执行主任陈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刘青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戴觅副教授、香港大学中国经济研究院副主任张红松副教授、香港科技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李瑶副教授作为点评嘉宾对各篇论文进行了精彩点评。